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十一章

關燈
第三十一章

許絲在阿玿快要踏入她屋子時奪聲而出:“你來做什麽?看我笑話?還是沒威風夠,又來拿我取樂了?”

阿玿停住腳步看向她,問道:“我今日同你母親說的那些,你是如何想的?”

“不管你怎麽說,我就是討厭你們母女。”許絲似是不願直面,轉身走了進去。

“你知道當年的那些事情?”

“當然知道,你母親姜氏死不足惜,哪怕十多年過去,有時我母親夜裏夢魘之時都還在害怕她。”

“抱歉。”阿玿沈沈道,雖只有兩個字,卻字字堅定。

許絲聽到阿玿的道歉怔住了,她從阿玿的眼中看到了悲切、痛苦。

兩人都沈靜了好一會兒。

阿玿打破了沈默:“你母親同意了我的提議,那麽你呢?”

許絲有些不自在,扭扭捏捏說道:“我母親好騙,我可不好騙,我才不信你呢。”

“我的誠意便是,將我從宮中得來的賞賜全部充作你的嫁妝。這些天我同阿細會一同盤點清楚,再擬一份單子給你過目,你也可派個心腹過來在旁看著。那些賞賜有一部分替杜氏換了賭錢,剩下的我分毫未動。”

“那你自己呢?什麽都不留嗎?”許絲也不是冷漠之人,阿玿提出了這樣的籌碼也叫她措手不及,竟替她擔心起若是沒了那些賞賜傍身,在這樣一個於她而言好不親近的尚書府該如何生存。

阿玿也沒想到她會這麽問,回道::“親近之人所贈之物我都會留著,還有我母親留下的那些田地鋪子我也會好好留著,畢竟她對許隆和阮氏也是恨的。並且她也已賠了命,她跟尚書府,跟自己較了一輩子勁,我就是再想替她贖罪,也不會把屬於她的東西賠給你們,若我擅自將她的東西賠給她恨之人,只怕九泉之下也不會安息,這一點請見諒。”

“哎呀,我擔心你做什麽,你那姨母可是貴妃,自是少不了你的那份金銀錢財。”許絲在桌前坐了下來,給自己倒了杯茶。

“那你是同意了?”阿玿側過頭去看向她。

許絲將頭扭到另一邊避開阿玿的目光:“受到傷害的是我母親,既然她都同意,你又顯得那麽懂事,我也得替我母親考慮,不好叫她為難。罷了罷了,若是你不來煩我,我也不去招惹你行了吧。”

口頭協議既已達成,阿玿便放了一半的心,若是這母女二人反悔,那她也不怕魚死網破,只是當下可以暫且享受清凈了。

夜半,太子宋添錦率領五千精兵匆匆趕往關外。

阿玿收到了一條東宮內監帶來的紙條:此去怕是一年半載,若是阿玿心上有人,與其定親,待凱旋之時我必為你添十擡嫁妝。若阿玿仍未議親,我必然鍥而不舍。

亦是在當夜,太子太師潘知行替太子送行後辭官決定經商。

世人這才得知當年如文曲星下凡,十五歲便在皇帝為淳貴妃的生辰辦的盛宴上拔得頭籌的潘太師竟是出自江南富商潘氏。

當年的潘知行潘太師是以藍府門客的身份隨藍將軍一同赴的宴。那時的藍府只是個小門第,藍將軍也還只是個小統領,他也是看中了潘知行的年紀與學識,想要將其收為己用,就像霍家的智囊曹仁文一樣,他也想要效仿霍家,武將之門也要有個智囊,這樣在朝中才能更站住腳,不會被那些酸腐文人嘲弄,藍統領也希望有朝一日藍家也能有霍家的權勢。

那一年淳貴妃的生辰宴何其盛大!比之當年帝後大婚有過之無不及,排場猶如仙子下了凡塵引得世間眾人爭先恐後前來一睹仙子芳顏。

誰曾想在這樣的宴席之上,潘知行一個小門小戶的幕僚竟能一鳴驚人,先是在舞劍上令人眼前一亮,因為誰沒想到這樣一個看起來文弱的書生舞起劍時風姿卓越,英氣十足,皇帝一問,一試,果真是文采斐然,便是連當年的狀元都比之不足。皇帝大喜當即賞賜其黃金百兩,思索著該給他一個什麽職位,之後的每一日皇帝都將他召入宮中。

幾日交談之後,皇帝對這個年輕人又驚又喜,如此年紀竟能文韜武略,眼界開闊,許多想法竟與自己不謀而合。他斷定,潘知行乃可造之材。

於是當即決定,任命其為太子太師。

朝中大臣雖親眼見證了潘知行的文武雙全,可要他做太子太師,他們自是不服,紛紛上表勸諫皇帝三思。一個不過十五的小年輕能懂得什麽為師之道?皇帝這樣做就是拿太子開玩笑,他再怎麽獨斷也不能賭上儲君的將來。

可是皇帝一旦決定了什麽便輕易難更改,無論誰都說服不了。可說到底,大隗之根本沒有被動搖過,所以臣子仍然沒有選擇背棄這樣的帝王。大約是他雖任性可很少做錯決定,即使是眾人不服,他也能劍走偏鋒取得意外之喜。而且這位帝王對所有人都心懷仁善,無人未受過他格外的恩典,便只能一次又一次勸諫,即使徒勞也盡力一試,失敗是必然,但他們也只能在一旁靜觀其變,倒是從未動過忤逆這位皇帝的心思。

朝臣自知勸不了皇帝,便去勸皇後。

皇後無奈之下召見了潘知行,在一番交談之後,皇後向百官擔保,潘知行能擔太師之名。

彼時太子已有了太傅,在習文之前太子先習了武。恰巧淳貴妃生辰宴那日他去了城外,所以未能親眼見到一鳴驚人的潘知行,但是他也聽許多人說了潘知行在淳貴妃生辰宴上的壯舉,不過吸引他的不是潘知行在詩文上拔得頭籌,而是在憑借著劍術獨占鰲頭,便纏著潘知行要他教自己練劍,皇帝自然是答應的。

再說潘太師的家世。潘氏乃江南累名百世的商賈世家,家中人丁興旺,足足分了幾十房,這還是除去了支系。潘太師雖是本家三房嫡子,卻也只是個嫡四子,十二歲便被送往潘氏在都城的支系小族寄養,而這個潘氏的支系看起來與江南潘氏並無關系。因為都城潘家自在都城紮根起便都是讀書人,族中無一人從商。這兩個潘氏之間的淵源得追溯到百年之前,所以就是皇帝派人去查也難以查出。

潘知行自己也從來不提及江南潘氏,任誰也不會將他同江南潘氏聯系在一起,直到皇帝暗中清查霍家屢屢受阻,是在潘知行的助力之下才得以真正查明,那時起,皇帝便開始懷疑潘知行的真實身份,畢竟都城潘家都是老實本分的讀書人,出了一個潘行知這樣的人物已是難得,又哪來的餘力在江湖埋下利益關系?除了江南潘氏有那樣的財力,誰還能請得動那麽一大片江湖中人密不透風地辦事?

在潘知行面聖辭官之時,皇帝便問:“潘太師是否是江南潘氏之人?”

潘知行毫不避諱笑答:“是。”

皇帝深知他也是個直率淡然之人,若不是他二人年紀差距過大,說不定會是莫逆之交。他沒有怪罪潘行知隱藏身份的事情,也並不懷疑他有什麽企圖。

潘知行自己大方承認了,只經過一夜,他的身份也就在都城傳開了。

潘氏,在數百年前只是江南符州小漁村中再普通不過的捕魚為生的小漁戶,可據說是武朝林氏血脈,不知如何竟落魄至此。

彼時還是鄴國時期,潘氏先祖在進城替夫人求藥之時偶然得了一個消息,旁人都覺著離譜沒放在心上,可他卻深信不疑,立刻買了大量布匹回家囤著。又因著先祖夫人善繡花,日日在家中琢磨,創下了當時人人驚嘆的新繡法,從小漁村開始,婦人們口耳相傳,潘氏先祖是個有頭腦的人,全村就數他最精明,同夫人商量之後一家五口人從小村莊搬去了城郊。

從此,江南符州城郊便出了個小布坊,這個小布坊雖在城郊,卻能引得城中婦人競相出城來買,在城中崔氏富商夫人的扶持下,潘氏的這家小小的布坊得以進城安置,並且擴大了規模,不出幾年便在符州布莊中占了半邊天。

正在布莊生意如日中天的時候,潘氏先祖又將目光放到了鹽和鐵上,自從搬來符州城郊後,夫妻二人便在城中權貴當中得了青眼,進了城有了家底之後更是熟絡起來,不過兩年,潘氏先祖便搭上了販鹽的路子,可惜在剛定下一單大生意時卻突發疾病辭世了。家中長子與三子繼承父志,雖說丟了那單大生意,但兄弟二人花了一年時間在符州重新立足,接著發展鹽業,一時成了符州有名的富商。

兄弟二人晚年之時產生了分歧,長子繼續操持著家族鹽業,三子將重心再次轉回了布莊,在此基礎上發展了陶瓷和茶葉,同二妹一起掌握了整個江南布莊、陶瓷與茶葉的經濟脈絡,整個潘氏家族一起便成了江南最富庶的家族之一。

後來鄴國南部三方勢力失衡,一時之間民不聊生,潘氏也未能自保,有式微之相。

好在家業足夠大,撐到了大隗建國,自此憑借著戰後之亂大肆斂財又重新發展了起來,順勢成了江南首富。

那一代的潘家長子有了做官的心思,家中便為他買了官職,用錢財供其上位,一時不知收斂竟擾亂了朝政。隗帝聞之大怒,削其官職,抄收潘氏半數家財,並責令潘氏百年內再不可入朝為官,同時以儆效尤,立下商賈本家輕易不可入朝為官之嚴令。

到了潘知行祖父的曾祖那一代,出了族中第一個進士。潘氏嚴守禁令,但潘進士一心想做官便自此分了家,帶著妻、子去了都城任職,在都城另開了潘府,也就是都城的潘氏,而都城潘氏卻從未提起自己商賈人家的出身,潘進士只說自己出生於江南小漁村的窮苦人家,所以世人從不知道江南潘氏出過進士,也不知道都城潘氏竟是江南潘氏分支。

說來也怪,都城潘氏自潘進士之後凈是些讀書人,即使再沒出過進士,可整個家族中人都是一輩子的讀書人,而江南潘氏都是經商之人,對於讀書是提不起半點興趣,江南潘氏之所以出名,也是有這一點原因,潘氏子弟,無不精通商業往來,甚至於江湖都有江南潘氏的地位,在商界,尤其是布莊生意上獨占了百年的鰲頭。

潘知行算是當年的潘進士之後江南潘氏出的第二個讀書人了,他的母親是三房長媳,娘家是書香世家。潘知行幼年時便展現了讀書才學,其母視他的才學為珍寶,擔心若是長於商賈人家會泯滅他的天賦,便央求家主將其送到都城潘氏求學,都城才子輩出,他在那兒定能受到熏陶,從而才能上會有更大的提升,否則曾經的潘進士也不會執意斷絕同江南潘氏的關系也要進都城為官。

家主也聽說了都城潘氏自出了一個潘進士之後就再也沒有更出眾的讀書人了,擔心潘知行的才學也會猶如曇花,便暫且擱置了。

好在其母親沒有就此收住念頭,日日親自督促他念書,終於,潘知行十二歲的時候作了一篇長篇大論去找了家主申辯。

於是十二歲的潘知行便如願踏上了都城的求學路。

以他的天賦才學加上母親十年的督促,他到了都城並非純粹求學,而是想闖蕩一番,選擇進了藍家當了門客。

他剛進都城半月而已,就掌握了都城各家族的情勢。此外,長於商賈人家的他同時也密切關註著都城的商業。選擇藍家,一是因為自己資歷不夠,初生牛犢很難在人才濟濟的都城求的出路,而那時的藍家也好不到哪去,潘知行卻看出了霍家末路的趨勢,霍家若倒了,必會有新的將才會被選中頂替霍家,卻不會再是像霍家一樣的大族了,而是藍家這樣的小門小戶。

不過潘知行並不是看重了這個契機才進的藍家,而是他的資歷只夠藍家,僅此而已。

況且,霍家末路也只是他的臆斷。藍家能不能成為接替霍家的後起之秀也與他無關,他有處可去就已足夠,等他嘗夠癮了說不定就做別的去了。

然而在淳貴妃的生辰宴上他嶄露頭角受皇帝賞識得了太師之位,對於皇帝他也覺著投緣,而那個太子他亦深有興趣,便隨性地答應了。

如今正是他嘗夠了癮的時候,想要從商了。

阿玿知道了宋添錦當晚就要出征的消息便徹夜未眠,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這樣,好像是習慣了宋添錦在出征前總會專程來找她告別,就算是離開都城幾日他也會來找自己,她昨夜早早吹熄了燭火,強逼著自己不去想宋添錦,卻滿腦子都是他,這一整夜她都在黑暗中清醒著。

第二日早起,阿細向阿玿講述了聽到的傳聞,阿玿便得知了潘太師辭了太師之職與他隱藏多年的身份,起初她也是一驚,倏爾卻又恍然大悟,想起她當時去查賭坊之時潘太師對各家賭坊的熟悉程度,只是她當時分不出精力去多想,也沒有資格去插手。

阿玿不得不佩服潘太師是個奇才,不光文韜武略,就連經商頭腦、人脈交際也是人中翹楚。不過她也十分好奇為何這麽多年他能將秘密藏得這麽好,又是為何突然在一夜之間都傳開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